看好CPL3-5年內供需吃緊,中石化董座為股價叫屈
2010-06-07 【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】
中石化(1314)董事長馮亨今日表示,下半年在歐洲債信、油價下跌、石化產品沒列在ECFA早收清單等因素影響下,CPL(己內醯胺)價格可能無法維持2700美元高檔,但產業供需仍佳,估每公噸維持在2500-2700美元之間。中石化首季EPS為0.41元,第二季在本業、轉投資均佳下,獲利表現看俏,馮亨表示,目前股價淨值比僅1.1倍左右,為股價叫屈。總經理蔡錫津表示,CPL投資金額高、學習曲線長,短期內全球無新增產能,認為3-5年的供需仍吃緊。
馮亨表示,下半年在歐元區可能二次衰退、油價下跌、石化產品沒列在ECFA早收清單等負面因素下,CPL在2700美元的高檔震盪應該不會太久,預估將走跌,但幅度應不大,就算跌到2700美元之下,還是可望維持2500-2700美元。看好CPL、AN需求,中石化的CPL預計擴產12萬頓,明年底投產,AN則預計擴產至23萬頓,明、後年投產,馮亨表示,除台灣市場外,也會到大陸設廠,不排除投資CPL、AN以外產品,朝多角化發展。
蔡錫津表示,石化產業只談價格,但越往下游走、加工層次多,油價的影響程度就減少,CPL太多原料要採購,不只是和油價有關。目前上游原料下跌而有觀望氣氛,但認為這是短期消息面的影響,不看壞油價後續表現。就供給面來看,3-5年內沒有看到CPL的新增產能,主要是CPL的學習曲線長,投資金額也大,以6億美元來說 PTA可以擴產200萬頓,CPL只能擴充20萬頓,生產國家以先進國家為主。需求面也有改變,以人口數來看,東歐、大陸、中南半島如印度等需求都上來。他認為,3-5年內,CPL的供需沒有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