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任何投資其實都一樣,想贏之前先想輸...

若台股遇到突發性大利空,影響到你的個股先跌個五成

賣也賣不掉,一~兩年的時間會不會影想你的生計

就算沒賣抱著,股息都是定存好幾倍...先立於不敗之地

再算出能投入的金額及投資承受度...

例如:"雷曼事件"我的基金平均損失約四成,

很多定期定額的人一下道都停止扣款或贖回

但我買時就設定至少投資幾年(類型不同目標也不同)

所以繼續讓他扣款,假日時看一下都轉正數

最好的還獲利十九%...

買股票也一樣,舉例:陽程

除完權才發現這個股,37元買進,立刻下跌..

33.4元再加碼,還是跌...31.6再買...最低好像跌到30吧

真是標準的越攤越平...呵

前幾天42元左右開始減碼換股(在別篇有提到)

舉這例子告訴大家一件事:大多數人無法買在最低賣在最高點

但你可以因為認真研究,耐心等待,就算跟我買的高點37元一樣

而無法再加碼也無妨,結果論來看還是賺錢...

重點是啥? 就是你的股票有無基本面支持

我一直勉勵自己及大家,享受獲利是可以睡好覺的

而不是忐忑不安,預期公投會過,而沒過"挫咧蛋"...

何苦呢?

一千多檔股票,很多都透露出產業前景佳(不夠)

營收成長(不夠) 獲利成長(不夠) 訂單擠爆產能(不夠)

產業有突破性發展(不夠) 題材性未來性佳(不夠)

積極擴廠或更新設備(不夠)

以上種種條件,如果只具備一個兩個三個,或許就會漲

但實在不夠令人安心,造成怎麼漲上去怎麼跌下來

最近的"正副閣揆股" "博奕股"....

那如果俱備五種以上呢?甚至全俱備了...

大部分的"連接器/線族群" 即使已經大漲一段了

但好幾個"條件"仍在更新更亮麗的數字

我們再看看他們是否會再爆衝一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ying 的頭像
    Dying

    Bill 喀唬爛~

    D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